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1-14
1. 宣布开庭
庭审前,法庭会宣布开庭,通知当事人准时出庭。
2. 核对当事人身份
在庭审开始前,原告(或上诉人)需要向法庭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籍贯、职业和住所地。代理人也需要提供身份信息和代理权限。
被告(或被上诉人)、第三人(或原审第三人、原审原告、原审被告)及其代理人也需要提供身份信息。
3. 审判长询问当事人对出庭人员身份的异议
审判长会询问当事人是否对出庭人员的身份有异议。
4. 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名单
法庭会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和书记员的名单。
5. 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义务
法庭会告知当事人他们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并询问是否有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或其他人员回避的要求。
民间借贷纠纷的起诉流程包括提交诉状申请立案、法院发出受理通知、法院组织双方交换证据、被告递交答辩状、开庭审理、质证、辩论、宣布判决结果、判决生效和执行。
1. 民间借贷的定义
民间借贷是指相对于国家正规金融机构(如银行等)以外的自发形成的民间融资信用形式。
2. 民间借贷的合法性
一般情况下,公民与公民、公民与法人、法人与法人之间的用于生产、生活的借款行为,借款利率不超过24%,都是合法有效且受法律保护的。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该规定。
换句话说,除了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银行类金融机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外,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借款行为都属于民间借贷。这还包括地方政府批准开办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的放贷行为,但这些公司不能吸收公众存款,否则就属于非法集资。
民间借贷的合法性
一般来说,公民与公民、公民与法人、法人与法人之间用于生产、生活的借款行为,借款利率不超过24%,都是合法有效且受法律保护的。
然而,根据《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五种情形的民间借贷合同应当认定为无效,不受法律保护:
(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应当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应当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四)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民间借贷是指相对于国家正规的金融机构以外的自发形成的借贷行为。由于其自发性质,因此产生的纠纷也较为常见。尤其近年来,民间借贷纠纷的案例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