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能否会构成非法集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法律知识

民间借贷能否会构成非法集资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7-14

 
264682
导读:民间借贷民否构成非法集资,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民间借贷有集资诈骗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行为的,就会构成非法集资: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民间借贷民否构成非法集资,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依据《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的规定,民间借贷是否构成非法集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如果民间借贷涉及到集资诈骗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行为,那么就会构成非法集资:

(1)、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

2.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达到150人以上;

3.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

(2)、如果集资诈骗的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就会构成集资诈骗罪。

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

2.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达到30人以上,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达到150人以上;

3.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

4. 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176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1.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0万元以上;

2.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达到100人以上,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达到500人以上;

3.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0万元以上;

4. 造成特别恶劣社会影响或其他特别严重后果。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应以行为人所吸收的资金全额计算。案发前后已归还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酌情考虑。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法律后果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以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名义,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并且能够及时清退所吸收的资金。根据情节的轻重不同,可以决定是否给予刑事处罚。如果情节显著轻微,不会被视为犯罪行为。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情节

以下情节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严重情况:

  1. 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
  2. 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或者恶劣社会影响;
  3. 在过去两年内,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并且已经受到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
  4.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共犯责任

如果明知他人从事欺诈发行股票、债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擅自发行股票、债券,集资诈骗或者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集资犯罪活动,并为其提供广告等宣传,将被视为相关犯罪的共犯。

民间借贷的合法性

1、合法的民间借贷必须是双方当事人之间自愿的借贷。

如果一方使用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形成借贷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被认定为可撤销合同。当行使撤销权后,该借贷关系应当被视为无效。

如果借贷关系无效的原因是由债权人的行为引起的,只需返还本金;如果借贷关系无效的原因是由债务人的行为引起的,则除了返还本金外,还应当按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支付利息。

2、合法的民间借贷出借的资金必须属于出借人所有或者拥有支配权的自有资金。

如果出借人不拥有出借资金的所有权或支配权,或者出借人所出借的资金不属于其所有,这种借贷关系将被视为无效,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

3、合法的民间借贷禁止吸收他人资金转手放贷。

4、合法的民间借贷的利息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上限,即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上限部分的利息将被视为无效。

5、合法的民间借贷的目的必须合法,不得为他人从事非法活动提供借贷。

如果出借人明知借款人借款用于非法活动,例如提供赌资、走私资金、为涉嫌犯罪的人提供逃跑资金等,这种借贷关系将不受法律保护。

对于双方的违法借贷行为,可以收缴财产、罚款、拘留;如果涉嫌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合法的民间借贷不包括企业之间的借贷,因为企业之间的借贷不属于民间借贷的范畴。如果企业之间的借贷违反了金融法规,将被视为无效。

7、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借贷行为也将被视为无效。

延伸阅读
  1. 私人借款给公司合法吗,需要注意什么
  2. 高利贷案子法院会驳回吗
  3. 民间借贷纠纷处理是怎样的
  4. 最高法民间借贷合同纠纷规定是什么?
  5. 关于民间借贷纠纷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解答

债的担保热门知识

  1. 夫妻可以同时做担保人与反担保人吗
  2. 抵押担保人能否上失信
  3. 阻却的抗辩权是什么意思
  4. 如何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
  5. 担保人答辩状范文
  6. 债务人隐瞒事实担保人担保是否生效
  7. 在我国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必须同时具备哪些条件
债的担保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