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2-27
中国银监会于6日批准了中国首批三家消费金融公司的筹建申请,这一决定标志着消费金融公司这种在西方市场经济中已经存在400年之久的金融业态终于在中国“破冰”。
据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透露,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和成都银行分别获得了首批消费金融公司的批准,这三家公司将在上海、北京和成都三地率先试点。
上海浦东新区试点的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拟为5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银行出资2.55亿元,占股51%;百联集团出资1.5亿元,占30%;陆家嘴金融发展控股公司出资0.95亿元,占19%。
消费金融公司是一种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消费金融服务方式在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均已得到广泛使用,受到不同消费群体欢迎。其独特优势包括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周期短等,能够刺激居民消费,增加有效需求。
去年7月,银监会公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并启动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程序,这是中国银监会落实国务院“金融国九条”的重要举措之一。在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强调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重要性。因此,消费金融公司的获批筹建是推动金融创新的一大突破,有利于完善金融机构体系,进一步扩大消费,发挥金融对转变发展方式的支持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过于依赖第二产业,过于依赖物资消耗。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凸显出来,在保增长的短期目标基本实现后,转变发展方式势必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消费金融公司的获批筹建是今年扩大消费政策的有力措施之一,预计还会有其他配套措施的出台。这一创新举措反映了金融领域积极响应进一步扩大消费的需求,为信贷消费方面形成利好。同时,消费金融公司试点也体现了中国在初步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后,坚持在金融领域进一步改革创新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