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8-26
第一节 设立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目前并没有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有特定的限制规定。然而,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有一些限制性规定。
根据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根据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数量不能超过五十个。
根据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章程应当包括以下事项:
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和盖章。
根据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应当等于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如果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实缴或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规定,应当遵守这些规定。
根据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股东可以以货币或非货币财产作为出资。非货币财产必须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但法律、行政法规明确禁止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于非货币财产的出资,应当进行评估并核实财产,不能高估或低估财产的价值。如果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有具体规定,应当遵守这些规定。
根据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股东应当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和时间及时缴纳出资。如果股东以货币形式出资,应当将出资金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如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如果股东未按照规定缴纳出资,除了需要向公司补足出资外,还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股东在认缴了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后,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公司登记申请书、公司章程等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根据第三十条的规定,如果在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值明显低于公司章程规定的价值,交付该出资的股东应当补足差额;同时,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出资证明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公司名称、成立日期、注册资本、股东的姓名或名称、缴纳的出资额和出资日期、出资证明书的编号和核发日期。出资证明书应当盖有公司的公章。
根据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备有股东名册,记录股东的姓名或名称、住所、出资额和出资证明书编号。记录在股东名册上的股东可以依据股东名册主张股东的权利。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名称向公司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如果登记事项发生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根据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和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还可以要求查阅公司的会计账簿。如果股东要求查阅会计账簿,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并说明目的。如果公司有合理理由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公司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在股东提出书面请求后十五天内书面回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如果公司拒绝提供查阅,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根据第三十四条的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在公司增资时,股东有权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但是,如果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则不适用上述规定。
根据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