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赁合同怎么签法律生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租赁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房屋租赁合同怎么签法律生效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7-01

 
262149
导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第五百零二条规定,房屋租赁合同只要出于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意见,且没有法定无效的情形,经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后就会生效。

房屋租赁合同的法律效力

当出租人和承租人就房屋租赁的租金、期限、违约责任等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后,租赁合同即具备法律效力。然而,合同的法律效力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审查:合同主体是否符合规定,即出租人和承租人是否具备有效的民事行为能力;房屋是否被法律法规禁止出租;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合同是否进行过登记备案。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具备以下条件时才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租赁合同的登记备案与法律效力

在实践中,大多数租户在租赁房屋后,房东并未实际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尤其是短期租赁的情况。这主要是出于对合同当事人在签订租赁合同时意思自治的尊重,同时也考虑到租赁权的债权性质。因此,根据《民法典》第706条的规定,在未进行登记备案的情况下,租赁合同仍然有效。

我国对房屋租赁实行的登记备案制度旨在方便管理和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在签订合同后,出租人应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向相关房产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备案。然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54条并未明确未进行登记备案会导致租赁合同无效。

虽然未进行登记备案的合同仍然有效,但出租人应当向相关房产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否则将面临不进行登记备案的行政处罚。

房屋性质和用途的明确性

在租房之前,必须明确房屋的性质和用途。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不得将住宅房屋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管理规定。如果租房人未能清楚了解情况,租到了住宅房屋却想将其用于商业用途,那么房屋租赁合同的效力将不受管理规定的影响。此时,租房人很难通过征得业主同意来改变房屋的用途,工商执照办理部门也往往不会批准手续。因此,租房人将面临合同目的难以实现、合同本身难以解除以及合同违约责任等多种法律风险。

延伸阅读
  1. 房屋租赁协议
  2. 北京租房注意事项是什么
  3.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管辖适用于专属管辖吗
  4. 租赁房屋未约定交款期限怎么办
  5. 租房合同范本word下载范本怎么写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合同公章和法人章的重叠问题
  2. 定金担保合同
  3. 抵押担保合同签订后有效吗
  4. 抵押合同的定义是什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5. 代理合同债务人对债权人的破产申请有异议的处理方式有什么呢
  6. 签订担保合同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7. 股权转让风险及法律责任分析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二房东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2. 餐饮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3. 餐饮租赁合同/协议范本
  4. 深圳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