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究竟有多长?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3-31
导读:一般由受损害的类型和受损害的严重性来决定的。造成了被损害人身体受伤、残疾甚至是死亡的情况,一般来说,诉讼的有效期是一年。财产被损害了,如货物被撞烂、车子被撞毁等情况,可以诉讼的时间一般是两年。既遭受了身体上的损害,而且其财产也遭受到了损害,这种情况的话,两种损害是分开进行计算的。
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及其计算方式
诉讼时效的基本规定
根据《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当然,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应当按照其规定执行。
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
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应当按照其规定执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权利受到损害的时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不过,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计算的几点说明
1. 诉讼时效的计算并不是从交通事故发生的日期开始,而是从被损害人知道自己被损害的日期开始计算。此外,诉讼有效期限仅适用于没有进行上诉的情况。如果已经进行了一次上诉或者一直上诉未获成功,这些时间不计入诉讼有效期限内。2. 对于人身损害的情况,诉讼有效期限的计算依据伤情而定。如果伤势明显但不需要住院治疗,有效期限一般从受伤之日开始计算;如果伤势严重需要住院治疗,有效期限从住院治疗康复之日开始计算;如果伤势轻微且不易发现,诉讼有效期限一般从伤势被发现之日开始计算。当然,这些伤势需要提交相关证据来证明确实是由交通事故引起的,而非其他原因造成的。3. 对于在住院治疗结束或进行伤残鉴定,并参与事故调解的情况,诉讼有效期限一般从调解结束之日开始计算交通事故的诉讼有效期限。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然而,如果受损害的时间超过二十年,将无法追究事故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因为此时受损害的权利不再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