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3-10-21
1、被告住所地的起诉
根据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制度,被告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户籍所在地。当交通事故案件存在多个被告时,任何一个被告住所地的法院都有管辖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如果被告的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那么住所地将按照经常居住地来确定。经常居住地是指离开住所一年以上并在经常居住地居住满一年以上。
2、侵权所在地的起诉
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结果发生地和侵权行为发生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如果交通事故的侵权行为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与原告住所地一致,那么原告住所地法院也有管辖权。
3、级别管辖的起诉
以下交通事故纠纷应向中级人民法院起诉:
(1) 重大的涉外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
(2) 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
(3) 重大的涉港、澳、台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
(4) 诉讼标的金额大或者诉讼单位属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经济纠纷案件。
1、诉讼时效的计算
交通事故致身体受伤、残疾或死亡的民事诉讼时效为1年。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民事诉讼时效为2年。如果既有人身伤害又有财产损失,诉讼时效应分别计算。
2、诉讼时效的起算
诉讼时效不是从事故发生之日起算,而是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只要你一直在向侵权者主张权利,时效就不会开始计算。
3、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对于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伤情明显,应从伤害之日起计算;如果伤情需要治疗,应从治疗结束之日起计算;如果伤情当时不能发现,应从伤情被发现之日起计算,但需要有相关证据证明后发现的伤情为交通事故所致。
4、交通事故诉讼时效的具体规定
对于涉及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诉讼时效为1年。如果没有经过调解,自医疗终结或定残之日起第二天开始计算。如果在医疗终结或定残之后双方参加调解,诉讼时效从调解终结之日起第二天开始计算。对于没有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诉讼时效为2年。对于2004年7月1日后发生的交通事故,可以不经过调解直接起诉。
总之,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作为受害者一方,你可以在规定的诉讼时效内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向肇事者索赔。在一般情况下,原告会选择去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起诉,被告住所地一般指被告的户籍所在地。如果被告的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那么住所地将按照经常居住地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