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立案时间限制的具体规定是多久?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交通事故处理规定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立案时间限制的具体规定是多久?

点击数:89 更新时间:2024-03-29

 
260965
导读:交通事故立案时间没有报案期限,但建议尽快报警,处理时限一般一年。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条“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交通事故立案时间限制是多久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条规定,交通事故立案时间没有报案期限。然而,建议当事人尽快报警以便及时处理,因为一般来说,处理时限为一年。

根据该规定,如果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记录并在三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经核查发现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如果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根据公安部令第104号《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的明确规定,交通民警应严格按照规定时限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而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也应按照规定时限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履行相应义务。

司法解释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细则

第一百一十二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二)“深度调查”,是指以有效防范道路交通事故为目的,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因素开展延伸调查,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及管理漏洞,并提出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的活动。

(三)“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是指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复印件送达当事人之日起三日内,当事人未申请重新检验、鉴定的,以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重新检验、鉴定,鉴定机构出具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的。

(四)“外国人”,是指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五)本规定所称的“一日”、“二日”、“三日”、“五日”、“十日”,是指工作日,不包括节假日。

(六)本规定所称的“以上”、“以下”均包括本数在内。

(七)“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八)“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指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九)“设区的市公安机关”,是指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

第一百一十三条:本规定没有规定的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办理程序,依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交通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警并接受公安机关审查。虽然法律上没有规定交通事故报案的时间,但出于审理和调查的利益,建议尽早报案以便及时取证审查。如果报警过晚,将对取证和人员伤亡认定产生不利影响。当事人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以避免违法犯罪行为。以上是本文的内容。

延伸阅读
  1. 对向刮蹭事故处理流程
  2. 不服交通事故认定书如何处理
  3.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该裁明哪些内容
  4. 交通事故认定书改判的机会大吗
  5. 交通事故申请复议期限

交通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车辆营转非是否能延期报废
  2. 车辆变更需要什么手续
  3. 牵引发生事故的机动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多少
  4. 抵押车撞报废了保险赔给谁
  5. 高速压线违章怎么处理
  6. 轻微交通事故没有报警可以直接到快速中心处理吗
  7. 二轮摩托车无证驾驶什么处罚
交通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