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8-12
在交通事故诉讼中,需要准备一份民事起诉状,其中包括人民法院和每位被告各一份。
交通事故证据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包括:
1) 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病历和诊断证明;
2) 医疗机构出具的误工时间证明、工作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
3) 用以证明交通费的正式票据;
4) 受害人及近亲属的户籍证明,如果受害人是农村户口,最好提供发生交通事故时已在城镇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的证明;
5) 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或者伤残的证明;
6) 被扶养人与受害人系近亲属的证明,以及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证明;
7) 其他证据材料,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等。
根据具体情况,以上证据材料需要相应增减,并按照民事起诉状的份数提交给人民法院。
除了上述材料,还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被告身份证复印件或者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等相关材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应按照以下原则确定管辖:
(1) 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户籍所在地。如果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应按照经常居住地确定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是指离开住所一年以上并在经常居住地居住满一年以上。
(2) 侵权行为地的管辖权: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结果发生地和侵权行为发生地的法院均有权力受理交通事故案件。当侵权行为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与原告住所地一致时,原告住所地法院也有管辖权。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首先可以通过协商确定赔偿事宜。如果无法立即确定责任方,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起诉时,应提交证明交通事故纠纷存在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