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2-17
发生车辆事故后,对方肇事逃逸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车辆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并保护现场。如果有人员受伤,驾驶人应立即抢救并报告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如果因抢救受伤人员而需要移动现场,应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和行人都有义务提供协助。
对于肇事逃逸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吊销肇事者的机动车驾驶证,并终身禁止重新取得驾驶证。
根据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定,如果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规定而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肇事逃逸或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将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逃逸致人死亡,将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车辆事故中,对方肇事逃逸还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残疾或死亡的,民事诉讼时效为1年;造成财产损失的,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如果既有人身伤害又有财产损失,诉讼时效应分别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并不是从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而是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只要当事人一直在向侵权者主张权利,诉讼时效就不会开始计算。
对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规定,如果伤情明显,应从伤害之日起计算;如果伤情需要治疗,应从治疗结束之日起计算;如果伤情当时不能发现,应从伤情被发现之日起计算,前提是需要有相关证据证明后发现的伤情是由交通事故引起的。
交通肇事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构成犯罪:
此外,如果交通事故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并满足以下情形之一,将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如果交通事故对方不愿承担责任,受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民法典规定,交通事故致身体受伤、残疾或死亡的民事诉讼时效为1年;造成财产损失的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如果既有人身伤害又有财产损失,诉讼时效应分别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并不是从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而是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只要当事人一直在向侵权者主张权利,诉讼时效就不会开始计算。
如果交通事故对方不肯承担责任,受害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提起诉讼:
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律师将会为受害人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确保权益得到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