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酒驾致人死亡的刑罚如何界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扶养法律知识

公民酒驾致人死亡的刑罚如何界定?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5-03

 
255613
导读:公民酒驾杀人可能会被判刑三年以下,若是在肇事之后直接逃逸导致他人死亡的,那么法院有可能会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具体会被法院怎样判刑,需要结合实际的案情才可以确定。

公民酒驾杀人的刑罚

一、公民酒驾杀人刑罚的范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公民酒驾杀人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一到六个月的拘役。

具体情形如下:

  1. 造成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 造成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3. 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二、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刑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具体情形如下:

  1. 造成死亡二人以上或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造成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 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逃逸致人死亡的刑罚

根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可能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具体情形如下:

  1.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理

一、未介入其他加害行为的情况

如果交通肇事者仅仅是单纯逃逸导致他人死亡,包括肇事后将他人致伤后逃逸,以及误以为被害人没有受伤或伤势不重而没有生命危险,或者误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被害人会被在场的群众或过往的车辆救助等情况,只要肇事者明知自己交通肇事却仍然逃逸,应按照"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节处罚。但是,在肇事者明知除了自己以外他人能给予救助的可能性极小的情况下,仍然驾车逃逸,最终导致被害人死亡,则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二、二次肇事的情况

交通肇事后逃逸,在逃逸过程中又发生交通事故,包括前一交通肇事行为和后肇事行为均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对交通肇事罪和后一逃逸行为再次发生交通事故致被害人重伤或死亡的行为,将按照交通肇事罪和故意伤害罪进行数罪并罚。

如果肇事者在逃逸过程中以驾车撞人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放任不特定的多数人的死伤结果的发生,对后一行为应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则行为人应当对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两罪承担刑事责任。

三、隐藏或遗弃致人死亡的情况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疾的情况,将按照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如果前一肇事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则对肇事者以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进行数罪并罚。

四、介入加害行为的情况

如果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过程中介入肇事者的加害行为,如拖着伤者逃逸故意到车轧人,将受害人抛入水中,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情况,对此行为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并对肇事者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进行数罪并罚。

总之,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是违反交通法律规范并触犯刑事法律规定的行为。若在醉酒驾驶过程中导致他人死亡,醉酒行为人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等刑事处罚。对于未导致死亡的情况,醉酒行为人仍有可能被判处拘役处罚。

延伸阅读
  1. 肇事逃逸的刑事责任
  2. 交通事故有人死亡必须要开庭吗?醉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会被终身禁驾吗
  3. 醉驾自首能否免除处罚
  4.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危害公共安全罪吗
  5. 解决共有房屋租赁纠纷的专业律师指南

结婚热门知识

  1. 中国古代亲属通婚的法律规定
  2. 单方面起诉离婚的法律程序
  3. 免除子女抚养义务
  4. 婚前赠与的法律效力问题
  5. 网友咨询:净身出户了还需要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吗?
  6. 中国人之间结婚的法律手续
  7. 中国同性婚姻法律现状
结婚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