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1-31
一般纳税人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时,需要填报以下五张申报表:
申报表主表是由享受增值税减免税优惠政策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填写的。填写内容包括税款所属时间和纳税人名称。
附列资料一是由享受减征增值税优惠的纳税人填写的。填写内容包括减税性质代码及名称、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应抵减税额和本期实际抵减税额。
附列资料二是由享受减征增值税优惠的纳税人填写的。填写内容与附列资料一类似,包括减税性质代码及名称、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应抵减税额和本期实际抵减税额。
附列资料三是由享受减征增值税优惠的纳税人填写的。填写内容与附列资料一和附列资料二类似,包括减税性质代码及名称、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应抵减税额和本期实际抵减税额。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是由享受减征增值税优惠的纳税人填写的。填写内容包括减税性质代码及名称、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应抵减税额和本期实际抵减税额。
此外,特定纳税人还需要报送清单,具体报送范围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
在填写申报表和清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填写税款所属时间和纳税人名称的方式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相同。
减税项目的填写由本期享受减征增值税优惠的纳税人完成。填写内容包括减税性质代码及名称、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应抵减税额和本期实际抵减税额。
免税项目的填写由本期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的纳税人完成。填写内容包括免税性质代码及名称、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免税销售额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免税销售额和免税销售额对应的进项税额。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如果申报表主表第9栏“其他免税销售额”“本期数”无数据,则不需要填写免税项目。
需要注意的是,免税销售额按照有关规定允许从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填写时应填写扣除之前的销售额。
计算免税额的公式根据纳税人的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
对于一般纳税人,免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免税额 = 扣除后免税销售额 * 适用税率 - 免税销售额对应的进项税额。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免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免税额 = 扣除后免税销售额 * 征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