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3-28
在夫妻关系中,如果存在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等行为,离婚诉讼需要经历冷静期吗?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时,可以准予离婚。
如果夫妻或其他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经常、一贯的家庭暴力行为,且已经严重伤害了夫妻感情,即使经过法院调解教育,被实施家庭暴力的一方不予谅解并坚持离婚,法院应判决准予离婚。
在财产分割时,如果受害人需要治疗、失去工作或受到财产利益方面的不利影响,应得到适当的照顾。因此,无过错方在财产分割时可以获得更多的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通过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以下情形调解无效时,应准予离婚:
如果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应准予离婚。如果经过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应准予离婚。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的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在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放离婚证;如果未申请,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由此可见,离婚冷静期仅适用于协议离婚方式,对于诉讼离婚则不适用。因此,家暴离婚不需要经历离婚冷静期。
尽管《民法典》中新增了离婚冷静期的规定,但对于诉讼离婚并没有离婚冷静期的要求。在存在家暴、遗弃等双方无法达成离婚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诉讼离婚。如果一方遭受家暴,应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报警记录、伤情鉴定等,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争取尽快获得离婚判决,而不是不切实际地与对方进行无谓的谈判。离婚冷静期只是为那些冲动离婚的人提供反悔的机会,而不是家庭暴力的庇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