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离婚的法定理由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1-09
导读:1、重婚或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5、有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的;6、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
《民法典》关于离婚的法定理由及其详细解析
一、重婚的认定
根据《民法典》相关条例规定,重婚是指在有配偶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的情况下与之结婚。重婚的认定主要取决于是否构成夫妻关系。具体而言,重婚可分为两种情况:
(1) 法律上的重婚,即在有配偶的情况下与他人登记结婚。
(2) 事实上的重婚,即在有配偶的情况下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通常情况下,以下行为可被认定为事实上的重婚:在有配偶的情形下与他人举行结婚仪式;有配偶的人未与他人举行结婚仪式但对外以夫妻自称。在确定重婚的情况时,还需考虑当事人亲戚朋友、周围群众的证言。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认定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他人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居住。姘居和婚外同居都属于不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情况。姘居一般是为了金钱利益而产生,而婚外同居则通常没有这种目的,甚至会产生一定的感情基础。在实践中,构成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需满足以下条件:双方不以夫妻名义生活;同居对象是异性;双方共同居住;同居时间持续且状态稳定。需要说明的是,《民法典》并未明确规定通奸、婚外恋、嫖娼等行为为离婚理由中的过错行为。
三、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的认定
根据《民法典》相关条例,家庭暴力是指以殴打、捆绑、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虐待则是指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即多次、长时间的家庭暴力行为。遗弃家庭成员是指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同时又具备履行这种义务的能力,但故意拒不履行的行为。赡养对象一般指父母,扶养对象是没有自主生活能力的配偶,抚养对象一般指子女。以上是关于离婚的法定理由及其详细解析。如需咨询相关问题,请联系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