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06-13
在公司清算中,必须坚持股东平等原则来分配剩余财产。对于仅发行普通股的公司来说,剩余财产的分配相对简单,即通过将公司发行股份总数除以剩余财产总额,然后乘以股东持股数量,来确定每个股东所分得的剩余财产。
在公司清算过程中,剩余财产需要用于支付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以及清偿公司债务。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剩余财产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而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则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进行分配。
需要注意的是,在清算期间,公司仍然存在,但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在未按照前述规定清偿剩余财产之前,不得将剩余财产分配给股东。
在公司清算期内,必须在经当地工商部门认可的报刊上进行公告登报。内资企业只需登报一次,而外资公司则需要登报三次。最好选择日报进行公告登报,且公示期至少为45天。
需要向社保中心申请办理社保注销,并经过核查确认公司是否存在未缴纳的社保费用。通过审核后,领取《社保注销通知单》。
自公司宣布终止日起的15天内,公司应向原税务部门申请办理税务注销,先注销国税,然后再注销地税。税务局会核查公司是否已完税,通过后领取《税务注销通知单》。
在公告登报45天后,可以前往工商部门办理公司注销备案,即注销公司的企业营业执照。通过审核后,领取工商管理局出示的《准予注销登记通知书》。
需前往公司开户银行注销公司的开户许可证和银行基本户等其他账户。
最后一步是前往公司印章备案的公安机构门注销公司印章的法律效力。
在公司完成注销后,需要与股东进行剩余财产清算。公司注销流程包括登报公示、注销社保、注销税务、办理公司注销备案、注销银行账户和注销印章。公司注销登报应在公司清算期内进行公告登报,必须选择经当地工商部门认可的报刊,内资企业只需登报一次,外资企业需登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