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3-09-26
根据中国法律规定,十八岁结婚但不进行结婚登记的行为属于无效婚姻,不受法律保护。只有在办理结婚登记后,婚姻关系才具有法律效力,并受到国家的承认和保护。如果申请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中有一方未满十八周岁,由于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一般情况下无法结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满足以下条件的男女双方可以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1. 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允许任何一方对对方施加强迫或任何第三方干涉。
2. 结婚年龄要求,男方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方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在中国,男女双方必须满足年龄要求,并自愿结婚,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1. 结婚登记是建立婚姻关系的法定程序。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将予以登记并发放结婚证。
一旦男女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并领取了结婚证,无论是否举行结婚仪式,以及是否同居,都被视为合法的夫妻关系。
2. 结婚登记机关一般为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农村的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
3. 结婚登记的程序主要包括申请、审查和登记三个步骤:
(1) 申请: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照片以及所在单位或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共同前往一方户口所在地的结婚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离过婚的再婚申请时,还需提供离婚证件。在实行婚前健康检查的地方,申请结婚的当事人还需前往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婚前健康检查,并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交婚前健康检查证明。
(2) 审查:婚姻登记机关必须认真审查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和单位证明,对当事人进行询问,并可以进行必要的调查或指定项目进行医学鉴定,以确定当事人是否符合结婚的条件。
(3) 登记:婚姻登记机关经过全面审查和了解,对符合结婚条件的当事人应予以登记并发放结婚证;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登记,并向当事人说明理由。如果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因受到单位或他人干涉而无法获得所需证明,经婚姻登记机关查明确实符合结婚条件的,也应予以登记并发放结婚证。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的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也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总结起来,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只有符合结婚登记条件的男女才能获得结婚证,并且婚姻关系才受到法律支持和保护。如果当事人在十八岁时举行了结婚仪式但未进行结婚登记,这并不能被认定为法律意义上的婚姻关系。即使他们尝试申请结婚登记,由于结婚年龄限制,也无法获得结婚证。因此,他们的婚姻关系是无效的,只能算作同居关系。此外,他们所生育的子女也属于非婚生子,需要支付社会抚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