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26
事实婚姻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在未进行结婚登记的情况下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被群众普遍认可为夫妻关系的两性结合。在我国,事实婚姻长期以来大量存在,尤其在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事实婚姻甚至占据了当地婚姻总数的百分之六、七十。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事实婚姻的构成需要满足以下要件:
结婚的实质要件指的是男女双方建立夫妻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双方达到法定婚龄、自愿结婚、无配偶且不属于直系或旁系三代以内血亲、未患有不宜结婚的疾病等。
事实婚姻的效力一直是法学界争论的重要问题。有人认为承认事实婚姻必然破坏婚姻登记制度,因此主张不登记结婚的关系应一律视为无效婚姻。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1986年3月15日婚姻登记办法施行前,未办结婚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如同居时或者起诉时双方均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可认定为事实婚姻;如同居时或者起诉时一方或者双方不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应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对于1994年10月1日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未办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情况,应视为非法同居关系。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在审议修改婚姻法时认为,目前有很多人没有登记结婚,未办理登记的原因很复杂,有的是不符合结婚条件,更多的是因为收费过高或登记不便利。对于没有进行结婚登记的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处理。对于违反结婚实质条件的,婚姻法已经规定为无效婚姻;对于符合结婚实质要件,只是没有办理登记手续的,一律宣布为无效婚姻会对保护妇女的权益不利,因此应通过加强法制宣传和完善登记制度等措施来解决。因此,修改后的婚姻法第八条增加了规定:符合本法规定的结婚条件,“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这一规定从积极角度重申了办理结婚登记的必要性,对于那些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举行了结婚仪式或已经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的男女,应尽早补办登记,以使其婚姻行为合法化。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的具体规定,办理婚姻登记需要前往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双方必须亲自到达该机关进行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