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后果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外商投资企业 > 外资企业法律知识

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后果有哪些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0-31

 
24154
在外资加速撤离中国的背景下,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案例正不断增多。外资非正常撤离后在工人的安置、企业的债权债务处理等方面都留下很多问题。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后果有哪些?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后果

一、中方当事人申请立案并请求司法协助

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事件发生后,中方当事人应及时向有关司法主管部门申请立案。根据具体情况,各主管部门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相应国家签订的《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或《刑事司法协助条约》,通过条约规定的中央机关在本国向外方提出司法协助请求。外方有义务根据所缔约条约向中方提供司法协助,例如向位于该国的诉讼当事人送达传票、起诉书等司法文书,调取相关证据,协助调查涉案人员和资金的下落,搜查扣押相关物品等。

二、外国企业或个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外资企业的非正常撤离导致债权人遭受损失,根据公司法的新规定,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和董事以及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外国企业或个人仍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三、申请跨国执法和执行判决

中方当事人在中国法院胜诉后,如果败诉的外国当事人在中国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胜诉方可以根据中国与相应国家签订的《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的相关规定或根据败诉方在国外的财产所在地的法律,请求外国有管辖权的法院承认和执行中国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

四、平等诉讼权利和法律援助

中方与外国缔结的《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相互赋予了对方国民与本国国民同等的诉讼权利。中方债权人在外国诉讼有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所在国法律申请相应法律援助。

五、引渡请求和刑事诉讼移转请求

对于极少数恶意逃避欠缴、涉嫌犯罪的嫌疑人员,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案情,通过条约规定的中央机关或外交渠道向犯罪嫌疑人逃往国提出引渡请求或刑事诉讼移转请求,以最大程度地确保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追究。

六、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

商务主管部门应做好跨国追究与诉讼相关工作,为中方相关利益人提供切实可行的司法救济与协助,追究逃逸者的法律责任,最大限度地挽回当事人的经济损失。

影响与建议

从今以后,此类事件有望大幅减少,相关问题有望妥善解决,相关消极影响也有望进一步消除。商务部、外交部、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相关利益方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指引》,正式将针对外资抽逃之“追责”上升到国家高度。建议外资企业应通过正常程序注销。
延伸阅读
  1. 变更外资企业法人所需的材料有什么
  2.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应当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 甘肃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商直接投资和外资企业管理工作的通知
  4. 新《公司法》出台后外资企业办理增资手续流程
  5. 外商独资企业章程范本

外商投资企业热门知识

  1. 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股权转让给外国公司的价格是否有规定
  2. 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职责是什么
  3. 中外合资企业能破产吗
  4. 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
  5. 外商投资性公司经营范围放宽:法律专家解读影响与展望
  6. 外资企业法人变更有哪些程序
  7. 国内专属管辖的范围有哪些
外商投资企业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