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2-11-14
一、借名贷款的违法性及处罚
根据案件中的金额和情节,借名贷款案件通常会受到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案件,会移交给司法机关处理,相关罪责可能涉及违法发放贷款罪。
二、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构成要件
1. 客体:违法发放贷款罪侵犯的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具体是国家的贷款管理制度。该罪的对象是贷款,即贷款人向借款人提供的货币资金,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进行本息偿还。贷款可以是人民币或外币。如果提供的不是贷款,则不能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2. 客观方面:该罪的客观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玩忽职守或滥用职权,违法发放贷款,并造成重大损失。
3. 主观方面:该罪的主观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于非法发放贷款行为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是出于过失,这种过失一般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对发放贷款行为本身是故意的,但违法发放贷款罪是结果犯,行为人对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因此该罪仍属于过失犯罪。
4. 主体: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中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服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城乡信用合作社及其他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上述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构成。其他单位和个人不能成为该罪的主体。
三、借名贷款的审查内容
1. 借款用途:核对借款用途与借款金额是否相符。
2. 经营项目核对:实地核对借款户的经营项目,确认与申请借款是否一致,以及借款金额是否与经营规模相匹配。
3. 借款实际去向:通过查看当日传票,核实该笔借款的实际去向,包括是否被关联人支取或转给关联人,以及是否用于归还他人借款,这些都有可能是借名贷款。
4. 担保意愿:通过实地或电话了解担保人,询问其提供过担保给谁,担保金额是多少,是否自愿提供担保。
5. 借款人家庭成员的知晓情况:通过电话或实地了解借款人的家庭成员,询问他们申请贷款的原因和共同申请的贷款金额,进行查询和核实。
6. 询问借款人担保人的情况:大多数借名贷款的担保人不是借款人请的,而是实际用款人请的。在审计中,可以通过询问借款人担保人的情况,并与担保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对,以判断借款是否属于借名贷款。
7. 检查担保人与借款人是否有关联:借名贷款的借款人通常与实际用款人(一般也参与担保)存在某种关联,可能是亲戚朋友、邻居、同事,或者是同一家公司的员工。如果贷款属于这种情况,并且担保人本身有大量借款,那么该贷款有可能是借名贷款,需要进行深入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