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庭前会议中,公诉人对哪些问题可提出和交换意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公诉法律知识

在庭前会议中,公诉人对哪些问题可提出和交换意见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2-05-11

 
226326
被在庭前会议中,公诉人可以对案件管辖、回避、出庭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名单、辩护人提供的无罪证据、非法证据排除、不公开审理等的问题提出和交换意见。关于在庭前会议中,公诉人对哪些问题可提出和交换意见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庭前会议中公诉人可提出和交换意见的问题

1. 案件相关问题

在庭前会议中,公诉人有权就以下与审判相关的问题提出和交换意见:

此外,公诉人还可以了解辩护人收集的证据等情况。

2. 法律依据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九十五条。

庭前会议的程序

庭前会议应采用会议方式进行。人民法院应在庭前会议召开前三天通知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等参加会议的时间和地点。人民检察院应派遣拟出庭的公诉人参加庭前会议,并在必要时配备书记员担任记录工作。

为方便被告人参与庭前会议,可以灵活处理具体的参与方式。如果被告人未被羁押,庭前会议可以在法院设立专门的办公室进行。如果被告人被羁押,法院应与看守所协商,在看守所设立专门的办公室进行。然而,对于多人共同犯罪案件,各被告人应分别参加庭前会议,而不宜集中参加。

在会议程序方面,庭前会议原则上只召开一次。在审判人员主持下,依次听取各方口头或书面意见,就与审判相关的程序问题达成共识,并由法院书记员记录会议情况。经核对后,参加会议的全体人员签名。

延伸阅读
  1. 倒卖车票、船票罪辩护词
  2. 刑事庭审中辩护人的提问内容
  3. 刑事诉讼中的公诉人答辩技巧
  4. 刑事案件开庭家属与被告人的交流限制
  5.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辩护词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逃犯的处理程序及相关法律术语
  2.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3. 刑事案件的撤案程序
  4. 侦查期限的计算
  5. 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公诉程序的提起
  6. 公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
  7. 刑事犯罪立案条件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