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错鉴定依据不足的情况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过错鉴定依据不足的情况有哪些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2-04-29

 
223355
医疗过错鉴定依据不足的情况有:鉴定人员没有遵守回避制度的;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鉴定意见明显依据不足的;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关于医疗过错鉴定依据不足的情况有哪些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医疗过错鉴定依据不足的情况有哪些

1、医疗过错鉴定依据不足的情况有:

(1)鉴定人员没有遵守回避制度的;

(2)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

(3)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4)鉴定意见明显依据不足的;

(5)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2、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全文》第十一条规定,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的;应当由涉及的所有医疗机构与患者共同委托其中任何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只可以向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

二、哪些情况属于医疗过错

医疗过错,属于过错的一种。对过错的判断,在学理上有新旧过失理论之区分。所谓旧过失理论,乃是将过失与故意相提并论,认为过失与故意同属应加责罚的行为人的主观恶意。故意为积极的恶意,过失为消极的恶意。若行为与结果间有相当因果关系,而行为人对于结果的发生,有预见的可能,并应预见而未预见或者说应注意而未注意的,即应负过失责任。新过失理论,则认为过失不仅指应加责罚的心理状态,还应就行为的客观状态是否适当加以斟酌判断。

延伸阅读
  1. 医疗纠纷赔偿不满意的处理方式
  2. 审理医疗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研讨会:专家学者就医疗纠纷案件的赔偿标准等问题展开讨论
  3. 医疗过错的机构鉴定程序
  4. 医疗过错鉴定申请书范文怎么写
  5. 工伤赔偿协议起诉是否构成合同关系?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正确认识《条例》和《民法通则》的关系
  2. 医疗事故院内处理程序及时限的法律规定
  3. 注射室工作制度的规定
  4. 医疗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5. 美容纠纷是医疗纠纷吗
  6. 医疗纠纷期限为多少年
  7. 如果发生了医疗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