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遗嘱是什么意思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2-03-09
公证遗嘱是指经过国家公证机关办理公证的遗嘱。此种遗嘱因为是由公证机关予以证明的,因此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公证遗嘱的订立具有形式严谨,证明力强的优势,是订立遗嘱最可靠的一种法定形式。关于公证遗嘱是什么意思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什么是公证遗嘱
公证遗嘱是指经过国家公证机关办理公证的遗嘱。公证遗嘱通过公证机关的证明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公证遗嘱的订立具有形式严谨、证明力强的优势,是订立遗嘱最可靠的一种法定形式。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根据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
公证遗嘱的材料包括哪些
办理遗嘱公证,遗嘱人应提交以下证件和材料:
- 立遗嘱人的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户口簿;
- 处分的财产为夫妻共有的,应提交结婚证;
- 遗嘱内容所涉及的不动产、动产、知识产权、存款、股权(股票),或者其他财产的产权凭证或证明;
- 立遗嘱人已经拟定自书遗嘱的应一并提供。遗嘱中指定遗嘱执行人的,应提交执行人的身份证明;
- 公证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