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2-02-09
(1) 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或借用合法经营形式吸收资金;
(2) 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 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给付回报;
(4) 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1)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以下行为:
- 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 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 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 不具有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真实内容或不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 不具有发行股票、债券的真实内容,以虚假转让股权、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 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以假借境外基金、发售虚构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 不具有销售保险的真实内容,以假冒保险公司、伪造保险单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 以投资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 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 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非法吸收资金;
- 其他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
集资诈骗罪的犯罪目的是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目的是通过吸收公众存款进行赢利,主观上并不具有非法占有公众存款的目的。
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必须使用诈骗的方法,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则不以行为人是否使用了诈骗方法作为构成犯罪的要件之一。
集资诈骗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的金融秩序,也侵犯了出资人的财产所有权;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在某些情况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人由于经营不善造成亏损,无法兑现其在吸收公众存款时的承诺,甚至给投资人、存款人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然而,这种损失与行为人目的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的目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