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模式是否属于商业秘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商业秘密法律知识

销售模式是否属于商业秘密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9-20

 
19239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日常的商业销售模式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最近受到疫情的影响,传统的商业销售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纷纷转战线上直播销售。然而,有些领域的企业销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保密性。那么,销售模式是否属于商业秘密?为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相应的了解。

销售模式是否属于商业秘密

根据商业秘密的定义,销售模式不属于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用于生产、销售或经营的方法、技术、制程、配方、程序设计或其他信息,其中之一要求是只有少数人知晓该信息。销售模式本质上是企业之间、企业的部门之间、企业与服务对象之间、企业与营销渠道之间的各种交易关系和连结方式。在营销领域中,这些连接方式很大程度上会被公开,因此不具备“秘密性”,无法被视为商业秘密。

相关法律规定

《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该解释第十三条,商业秘密中的客户名单一般指客户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交易的习惯、意向、内容等,这些信息与相关公开信息有所区别,构成特殊客户信息。其中包括汇集众多客户的客户名册,以及保持长期稳定交易关系的特定客户。如果离职员工能够证明客户是自愿选择与其或其新单位进行市场交易的,那么就不应认定为采用了不正当手段,但如果与原单位有其他约定则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根据该法第九条,经营者不得采取以下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所掌握的商业秘密;(四)教唆、引诱、帮助他人违反保密义务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除经营者外的其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实施上述违法行为,也视为侵犯商业秘密。如果第三人明知或应知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员工、前员工或其他单位、个人实施上述违法行为,仍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也视为侵犯商业秘密。该法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

延伸阅读
  1.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四种体现方式
  2.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主体
  3. 解除竞业限制:劳动争议纠纷还是劳动仲裁
  4. 可能导致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5.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热门知识

  1. 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试行)
  2. 软件推广应用合作合同
  3. 如何办理域名过户?
  4. 企业名称(商号)转让合同纠纷
  5. 商号的定义和作用
  6. 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的法律分析
  7. 商业秘密合法来源的主要方式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商标注册委托代理协议书范本
  2. 软件源码授权员工保密协议
  3. 企业商业秘密保密协议范本
  4.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