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财物拒不归还如何处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法律知识

不当得利财物拒不归还如何处理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12-25

 
191105
有些人在转账的时候,不小心将银行卡账户输错,将钱转给了其他人。在转给其他人后也第一时间要求对方退回,但是对方却不肯退还,转钱者认为对方是不当得利。那么,不当得利财物拒不归还如何处理?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具体意见。

不当得利财物拒不归还的法律处理

侵占罪的构成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的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构成侵占罪。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可判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样地,将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也将受到相同的处罚。

不当得利之债的返还范围

一旦不当得利之债成立,当事人之间即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受害人有权要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而受益人则有义务返还不当得利。即使在受益人死亡的情况下,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其继承人也将承担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受益人返还利益的范围受其是否善意或恶意的影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善意受益人:即在取得利益时不知道其没有合法依据。对于善意受益人而言,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仅限于利益尚存的部分,即现存利益。如果利益已经不存在,则不需要承担返还义务。现存利益并不仅限于原物的固有形态,即使形态发生改变,只要其财产价值仍然存在或可以进行代偿,仍然属于现存利益。不当得利制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补偿受害人的损失,而是为了让受益人返还其所取得的不当利益。因此,对于善意受益人,法律给予一定的保护,缩小了返还范围,只返还存在的利益,而不再返还已经不存在的利益。

2. 恶意受益人:即在取得利益时明知其没有合法依据。对于恶意受益人而言,其返还利益的范围应当是其取得利益时的数额。即使在返还时该利益已经减少甚至不存在,其返还义务也不会减轻。恶意受益人明知其取得的利益没有合法依据,却仍然无视受害人的合法利益,法律对此没有特别保护的必要,因此应当让其承担返还全部利益的义务。

3. 由善意转为恶意的受益人:即在取得利益时为善意,后来变为恶意。对于这种情况,其返还范围应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准。

延伸阅读
  1. 辅导班不退费可以向消协投诉吗
  2. 房子转租三大注意事项
  3. 买房合同未成立,能要求返还双倍定金吗
  4. 网上卖家不发货不退款要如何处理
  5. 淘宝代购假货退款吗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受托资产管理包括不良资产吗
  2. 银行不良资产能否追回
  3. 个人债务被起诉会连累配偶吗
  4. 国营企业倒闭债务怎么要回来
  5. 不良资产收购要注意什么
  6. 银行账户因电脑故障多出2万元是不当得利吗
  7. 个人债务纠纷算涉黑吗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