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是否是违法犯罪债务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法律知识

不当得利是否是违法犯罪债务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4-22

 
191067
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的承担行政处罚、治安处罚等的责任,犯罪就要承担刑事责任,如坐牢、没收财产等,那么不当得利是否是违法犯罪债务?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不当得利是否构成违法犯罪债务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不当利息本身并不构成违法犯罪行为。然而,如果损失方要求返还不当得利而受益方拒不返还,并经过法院判决后,如果受益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且情节严重,将构成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如果没有合法依据,取得不当利益,并给他人造成损失,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对于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或裁定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的刑罚;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单位犯前款罪的情况,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进行处罚。

不当得利之债的处理

不当得利之债的处理即不当得利的法律效力。一旦不当得利成立,当事人之间就会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受损方有权要求受益方返还不当得利,而受益方则有义务返还不当得利。受益方返还的范围取决于其是否善意取得利益。

1. 受益人为善意

如果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并不知情,即不知道其取得的利益没有合法依据,那么受益人只需返还现存的利益。如果利益不存在,受益人无需返还。现存利益并不仅限于原物的固有形态,即使形态发生改变,只要其财产价值仍然存在或可以进行代偿,仍然属于现存利益。

2. 受益人为恶意

如果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明知没有合法依据,那么受益人应当返还其所得的全部利益,即使利益已不存在,也应承担返还责任。

3. 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为善意

对于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为善意的情况,只有在其后变为恶意时,受益人返还的范围才应以恶意开始时的利益范围为准。

最新资讯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 债权的定义

根据新法典的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指根据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其他法律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2. 不当得利

根据新法典的规定,如果他人没有合法依据,取得不当利益,并给受损失的人造成损害,受损失的人有权要求返还不当利益。

延伸阅读
  1. 法院判决不当得利之债,请问应该是几年
  2. 银行账户因电脑故障多出2万元是不当得利吗
  3. 网络不当得利管辖是哪个机构
  4. 不当得利的利该怎么返还
  5. 不当得利超过多久不能起诉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连带赔偿责任的处理方法
  2. 信用卡逾期1万没能力还怎么办
  3. 什么样的借款属于高利贷
  4. 京东金条逾期会不会影响信用卡额度
  5. 招商银行信用卡6万逾期会坐牢吗
  6. 信用卡逾期1万还不了分期怎么办
  7. 抖音主播利用情感维系上票,打着假谈恋爱的幌子,获取利益属不当得利吗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