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担保后法院可否暂缓执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法律知识

执行担保后法院可否暂缓执行

点击数:36 更新时间:2024-05-17

 
190052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知道在实践中,只有通过人民法院认可,或被执行人的执行担保申请被予以接受的。可以在作出暂缓执行决定之后,所执行的担保就能发生法律效力。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执行担保后法院是否可以暂缓执行,希望分享的内容能够有所帮助。

执行担保后法院是否可以暂缓执行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12条的规定,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有权决定是否暂缓执行,并规定暂缓执行的期限。被执行人在暂缓执行期间应承担因此而给申请执行人造成的损失。一旦人民法院认可或接受被执行人的执行担保申请,并作出暂缓执行的决定,执行担保即产生法律效力。

暂缓执行的效力和后果

暂缓执行的直接法律后果是被执行人获得延期履行义务的时间。在暂缓执行期限内,除非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申请执行人无权要求被执行人履行义务。人民法院在决定暂缓执行的同时,也应当确定暂缓执行的期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68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决定暂缓执行时,如果担保是有期限的,暂缓执行的期限应与担保期限一致,但最长不得超过1年。也就是说,暂缓执行的期限原则上应与担保的期限相同,但最长不得超过1年。在实践中,执行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在这个最长期限内灵活掌握。

延伸阅读
  1. 诉后财产保全的处理方式
  2. 房屋解封的条件
  3. 财产保全的冻结期限
  4. 财产保全措施对合伙企业财物的查封
  5.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及其共犯问题

债的担保热门知识

  1. 担保合同司法解释
  2. 债权的实现方式
  3. 反担保追偿权代理词
  4. 担保物权的定义和作用
  5. 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处理方式
  6. 一、重复抵押的定义及其合法性
  7. 保证担保合同变更可以吗
债的担保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