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2-11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质押可以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权利质押一般指的是具有经济价值且可变现的财产权利,如汇票、支票、本票、股票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以下权利可以进行质押:
对于以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作为质押物的情况,质押合同在权利凭证交付给质权人后生效,并受合同约定的期限限制。
对于载明兑现或提货日期的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的质押,如果兑现或提货日期先于债务履行期限,质权人有权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兑现或提货,并与出质人协议将所得款项或提取的货物用于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向约定的第三方提存。
1. 质押合同是指出质人与质权人基于主债务合同就质物担保事项达成的书面担保合同。与抵押合同相似,质押合同的关键在于担保期限内担保物的占有权。质押合同是质权人(通常是债权人)与出质人(可以是债务人或第三方)签订的担保性质合同。出质人将一定的财物(通常是动产、有价证券等)交予质权人占有,设定质押担保,当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质权人有权依法处分质物所得款项优先受偿。
2. 质押合同生效的条件包括: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备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必须真实表达各自的意思;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社会或公众利益。只有满足以上条件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才能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