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4-07-24
不予批捕与直诉是刑事诉讼中不同阶段的不同工作,两者有着明显区别。直诉是指侦查机关直接将犯罪嫌疑人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方式,不再报请批准逮捕。这是一种直接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形式。而不予批捕则是指侦查机关经过审查,认为不需要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因此不向检察机关申请批准逮捕。
拒不认罪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走直诉程序。直诉案件通常是指一般的轻伤害案件,当事人可以凭借司法鉴定结论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这类案件由被害人、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并由司法机关直接受理。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一些检察官和法官将被告人对指控的辩驳视为“拒不认罪”,从而倾向于对其从重处罚,这与诉讼职能区分的原则相悖,也违背了控审分离、辩护权保障和法官中立等原则。过去的刑事政策中,存在“拒不认罪,从重处罚”的观点和做法,这是建国初期“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在审判领域的应用,但随着政权巩固和法制建设的发展,这种政策已经失去了正当性。为了贯彻《宪法》的规定,司法人员应该从程序的价值和人权保障等角度审慎对待被告人的“不认罪”行为,不应再将其视为“拒不认罪”,并进而从重处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根据情况作出批准逮捕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立即执行,并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执行情况。对于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应说明理由,如有需要补充侦查的,同时应通知公安机关。
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都明确规定了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在办理刑事案件时需要遵循“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以确保法律的准确有效执行。在这一原则下,检察机关和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角色和职能是不同的,检察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以及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和提起公诉”,法院负责审判,即控审分离。然而,在实践中,受强调追诉犯罪的观念影响,检察机关和法院之间存在着“配合有余、制约不足”的情况,甚至以“互相配合”取代了“互相制约”,共同致力于追求被告人认罪的“流水线作业”。
例如,在实践中,许多检察官和法官都持有这样一种量刑观点:如果被告人对检察官指控的事实和提出的证据进行抗辩,许多检察官会认为被告人“拒不认罪”,并建议法庭对其适用较重的刑罚;相反,如果被告人承认被指控的行为,较少与检察官对抗,检察官则认为其“认罪态度良好”,从而建议法庭酌定从轻处罚。法官往往也采纳检察官的建议。对于被告人认罪可以从轻处罚的观点,《刑法修正案(八)》已经予以认可,然而对于被告人不认罪能否从重处罚,法律尚未明确规定。在控审分离、相互制约的诉讼法原则下,法官和检察官的诉讼职能和角色是不同的,因此,对于被告人的诉讼行为的认识也可能存在差异。然而,对于被告人与检察官抗辩的诉讼行为,法官和检察官却持有相同的观点,即属于“拒不认罪”,应“从重处罚”。这种观点是否符合各自的诉讼角色?是否符合控审分离、相互制约的诉讼法原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涉及到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保障问题,因此,值得进行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