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1-18
根据本案的基本事实,被告人张某的辩护人认为,要认定张某犯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首先需要确定张某所烧毁的毒品是否属于毒品犯罪分子的罪证。然而,潘某在被告人租房内藏有的冰毒并不能直接推断出潘某涉嫌贩卖毒品罪。贩卖毒品罪的构成要求犯罪嫌疑人明知是毒品而实施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毒品的行为。虽然潘某将毒品出卖给他人的行为及当场收缴出毒品及在被告人租房内藏有毒品均确定无疑,但这只能证明潘某对交易毒品构成贩卖毒品罪,而对于被藏有的非用于交易的毒品,只能认定为非法持有。因此,公诉机关如果要认定潘某对交易以外的毒品构成贩卖毒品罪,就需要证明潘某是以卖出为目的的而买进或已将该毒品卖出,否则无法认定其构成贩卖毒品罪。
此外,根据刑法的基本原则,要认定该毒品为贩卖的毒品违背了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所规定的犯罪针对的是行为人已经实施的行为,而非将来行为人可能实施的犯罪行为。因此,将犯罪嫌疑人潘某将来可能对该被藏有的毒品实施的贩卖行为也列入刑法定罪量刑的犯罪,违背了刑法最基本的时间效力规定。同时,以犯罪嫌疑人以前的贩卖毒品行为直接推定其随身携带毒品和藏有毒品的性质也违背了刑事诉讼法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原则。
最后,潘某对该藏有毒品应被认定为一种非法持有的状态。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指违反毒品管理法规,持有一定数量的毒品,破坏国家对毒品进行管制的行为。潘某在被抓获时当场从身上收缴了冰毒0.47克,并在出租屋内藏有冰毒,其对该毒品的非法持有行为已经昭然若揭。然而,由于被藏有的毒品数量未达到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定罪起点,因此无法认定为犯罪。此外,武胜县人民检察院在陈海军、潘某贩卖毒品一案中也未对此提起公诉。
综上所述,辩护人认为,对于贩毒犯罪分子被抓获后而藏有的交易以外的其他毒品,如果有明确证据可以证实其实施了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等其他毒品犯罪,应以其他毒品犯罪论处;否则应认定为非法持有毒品行为,对于达到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数量标准的则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定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9条,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是指明知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掩盖其罪行,或者帮助其湮灭罪证,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
根据以上法律和司法解释,该罪的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毒品犯罪分子予以庇护、掩护、包庇为其掩盖罪行的行为。包庇方式不仅包括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为毒品犯罪分子掩盖罪行,而且还包括帮助毒品犯罪分子毁灭罪迹、掩藏犯罪工具,为其潜逃提供帮助等行为。
然而,被告人张某烧毁毒品的行为并非出于帮助潘某逃避贩卖毒品罪的刑事法律制裁的目的。此外,潘某藏有的毒品并非贩卖毒品罪的罪证,且数量较小,也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因此,即使是贩卖毒品罪的罪证,也不符合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构成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9条,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赃物的构成该罪。该罪名的成立要求是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的毒品必须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毒品,并且是用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毒品。
根据以上规定,被告人张某所隐瞒的是潘某持有的毒品,而非贩卖的毒品。因此,其行为不构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罪。
综上所述,被告人张某的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罪名不成立,请依法宣告张某无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9条,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是指明知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掩盖其罪行,或者帮助其湮灭罪证,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9条第3款,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掩护、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犯前两款罪,事先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