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5-26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同时,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其他辩护人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辩护人可以依法接受委托担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委托辩护人的人可以是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或亲友。在刑事案件的审判阶段,被告人只能接受由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担任辩护人。
辩护人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专门维护者,其诉讼地位包括两个方面。
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唯一职能是进行辩护,不承担其他职能。公安司法机关在履行其他诉讼职能的过程中,兼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但只有辩护人才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专门维护者。因此,辩护人绝对不能充当第二控诉人,检举、揭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即使这种行为是未被司法机关所掌握的。
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维护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非法权益。因此,辩护人只能根据事实和法律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辩护,不能为其谋取非法利益,更不能教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帮助其威胁、引诱证人改变证言或进行其他妨碍诉讼的活动。
辩护人是一种独立的诉讼参与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关系不同于诉讼代理人和当事人的关系。辩护人拥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不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代言人,不能充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传声筒”。辩护人参与诉讼是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而不是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授权。虽然在委托辩护人中,辩护人需要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以后才能取得辩护资格,但是辩护人在接受委托以后,则取得了独立的诉讼地位,在诉讼过程中,他是以自己的名义,根据对事实的掌握和对法律的理解,独立进行辩护,而不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意思表示的约束。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5条的规定,辩护人的职责主要包括:
辩护人应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反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正确的指控,帮助司法机关全面了解案情,正确适用法律,依法公正处理案件。
辩护人应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正确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并在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受到侵犯或剥夺时,向公安司法机关提出意见,要求依法制止,或向有关单位提出控告。
辩护人应解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有关法律问题,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代写有关文书,案件宣判后,应了解被告人的态度,征求其对判决的意见以及是否提起上诉等。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6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若犯罪嫌疑人被逮捕,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受委托的律师还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
关于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诉讼地位,我国法学界存在不同看法。一般认为,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介入旨在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其本质上也是行使辩护职能,虽然不属于正式的辩护人,但可视为广义上的辩护人。律师在侦查阶段虽不享有辩护人的全部权利,但享有部分辩护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