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5-11
在刑事判决中,罚金缴纳是有一定时间要求的。根据判决书的规定,被判处罚金的当事人应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罚金。
如果被判处罚金的当事人没有足够的财产用于缴纳罚金,法院将会调查是否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如果目前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当事人可以暂缓缴纳罚金。然而,法院在任何时候都有权随时追缴罚金,只要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只有在由于不可抗拒的灾难导致确实无法缴纳罚金的情况下,法院才会酌情考虑减免罚金。
不缴纳罚金并不会导致刑罚加重。法院的判决一经作出就具有拘束力,不仅对当事人具有拘束力,也对法院本身具有拘束力。法院在没有发现实质性错误的情况下,不能私自改变自己的判决。因此,单纯地不缴纳罚金并不会导致判决的改变,除非检察院提起抗诉,判决本身存在错误,或者在考验期内再次故意犯罪或严重违反行政法规。
如果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未缴纳罚金,人民法院将采取何种措施?如果未能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罚金,法院将移送到执行局进行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措施包括划拨银行存款、查封拍卖财产、扣押相应价值的物品等,对于拒不执行的情况,还可以采取拘留措施。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9月2日发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998〕23号),判决书规定的罚金应在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如果期满无故未缴纳,人民法院应采取强制缴纳措施。即使在强制缴纳后仍无法全部缴纳,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包括主刑执行完毕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执行财产的情况下,应追缴罚金。
对于因遭遇无法抗拒的灾祸而确实无法缴纳罚金的犯罪分子,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减少或免除罚金。经人民法院查证属实后,可以裁定减少或免除原判决确定的罚金数额。对于已被行政机关处以罚款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在判处罚金时应予以折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