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7-01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擅自离开所在的市、县。执行机关一般为居住地的派出所,因此,如果需要离开所在县、市,应当向执行机关申请并获得批准。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传讯时应当及时到案,配合调查取证工作。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以确保证人能够真实、客观地陈述案件事实。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以维护案件的公正、公平。
如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上述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将会被没收保证金,并根据情况责令其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甚至可能会被逮捕。而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上述规定,取保候审结束时将退还保证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进行取保候审:
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对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也可以进行取保候审。
对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如果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同样可以进行取保候审。
对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尚未办结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辩护人可以向公安、检察院、法院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其中,“法定代理人”指的是依法代理被代理人从事某种行为的人,包括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以及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而“近亲属”则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