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拘役办取保的条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取保候审法律知识

法院判拘役办取保的条件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3-24

 
386893
我们知道,如果犯了罪,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能被判处刑罚,拘役是刑罚的一种,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的一种强制措施。那么,法院判拘役办取保需要什么条件?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相关规定,法院判拘役办取保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取保候审。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会造成社会危险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取保候审。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但不会造成社会危险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在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取保候审。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

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

保外就医的条件

根据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的通知,已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在改造期间满足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准予保外就医:

一、身患严重疾病,短期内有死亡危险

罪犯身患严重疾病,存在短期内有死亡危险的情况下,可以准予保外就医。

二、原判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减为无期徒刑的罪犯,从执行无期徒刑起服刑七年以上,或者原判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原判期限三分之一以上,且患有严重慢性疾病,长期医治无效

原判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减为无期徒刑的罪犯,从执行无期徒刑起服刑七年以上,或者原判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原判期限三分之一以上(已减刑的按减刑后的刑期计算),且患有严重慢性疾病,长期医治无效的情况下,可以准予保外就医。但如果病情恶化有死亡危险且改造表现较好的,可以不受上述期限的限制。

三、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的

罪犯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的情况下,可以准予保外就医。

四、年老多病,已失去危害社会可能的

罪犯年老多病,已失去危害社会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准予保外就医。

不准保外就医的情况包括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以及罪行严重、民愤很大的罪犯。另外,为逃避惩罚在狱内自伤自残的罪犯也不准保外就医。

对于累犯、惯犯、反革命犯的保外就医,应严格控制;对于少年犯、老残犯、女犯的保外就医,可以适当放宽。

取保候审的保证人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作为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与本案无牵连;
  2. 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3. 享有政治权利,人身权利未受到限制;
  4. 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延伸阅读
  1.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连续转化问题
  2. 开庭后判决书未下,是否可办理取保候审
  3. 一、开设赌场罪当天退赃即可申请取保候审
  4. 取保候审能否续期
  5. 逮捕后的取保候审程序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异地扭送的处理方法
  2. 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
  3. 逮捕的前提条件
  4. 酒后与警察发生争执被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吗
  5. 公民扭送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性
  6. 保证金在取保候审中的作用和定义
  7. 批准逮捕是好事还是坏事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