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2-14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0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立案侦查后,若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可以被取保候审:
只要满足以上任一条件,就可以适用取保候审。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了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应当遵守的义务,包括以下几点: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如果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必须经过执行机关的批准。如果取保候审决定是由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作出的,执行机关在批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之前,必须征得决定机关的同意。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义务在接到传讯后及时到案。取保候审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进行候审。
执行机关在执行取保候审时,应当告知被取保候审人必须遵守上述规定,以及违反规定或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犯罪所应承担的后果。
对于违反规定的被取保候审人,如果已经交纳了保证金,将会被没收。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责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对其进行监视居住,甚至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