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拘传程序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拘传法律知识

犯罪嫌疑人拘传程序是什么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1-06

 
184485
如今我国奉行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法律就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石,也是我们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最后手段,所以公民对于司法机关有着配合的义务,当司法机关两次传唤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到场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实行拘传,那么,犯罪嫌疑人拘传程序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犯罪嫌疑人的拘传程序及法律依据

拘传程序:

1) 填写《拘传证》,并报负责人审批

根据办案情况,办案人员认为需要采用拘传措施时,应首先填写《拘传证》,然后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的负责人审批。

2) 拘传的执行

拘传应由两人以上的执行人员执行。在执行拘传时,应向被拘传人出示拘传证。对于抗拒拘传的情况,可以使用械具,强制将其带到案件处理地点。

3) 拘传的次数与时间

法律未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拘传次数,但不得以连续拘传的方式变相拘禁被拘传人。拘传持续的期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若在12小时内无法完成讯问,应立即释放被拘传人。如有必要,可以再次进行拘传。两次拘传之间的间隔时间法律未明文规定,但需要确保被拘传人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4) 拘传的地点

拘传的地点应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的市、县范围内。若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单位、户籍地与居住地不在同一市、县,拘传应在犯罪嫌疑人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市、县进行。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在犯罪嫌疑人户籍地或居住地所在的市、县内进行拘传。

5) 拘传的结果

公、检、法机关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拘传到案后,应立即进行讯问。讯问结束后,根据案件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若认为依法应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可以采用其他相应的强制措施;若认为不宜适用其他强制措施,应立即释放,不得变相扣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根据案件情况,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拘传、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等措施。

延伸阅读
  1.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确认立功的主体
  2. 司考刑事诉讼法真题解析:多选(2012年)
  3. 认罪认罚速裁程序
  4. 羁押的条件有哪些
  5. 刑事案件简易法庭流程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监外执行疾病范围
  2. 电话传唤合法吗
  3. 李某被逮捕,逮捕条件是什么
  4. 打律师刑事拘留多少天
  5. 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实行社区矫正吗
  6. 洗钱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7. 反贪局不立案能传唤吗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