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规定中的多次作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法律知识

刑事诉讼规定中的多次作案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1-04

 
182931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犯罪嫌疑人的刑事拘留期限作出了规定,如果是普通的犯罪嫌疑人,一般最多拘留十四天,但如果是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的,可以适当延长,那么多次作案包括哪些情况?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刑事诉讼规定中的多次作案

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对于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如果经过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根据本条规定,流窜作案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先后在不同地方作案,包括跨市、县管辖范围连续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县继续作案。多次作案是指三次以上作案。结伙作案是指二人以上共同作案。

多次作案立案标准

有犯罪事实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

立案的首要条件是存在犯罪事实,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立案追究的对象必须是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立案应当且只能对犯罪行为进行。如果行为不构成犯罪,就不能立案。如果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1项的规定,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行为,就不应立案。立案是追究犯罪的开始,此时的犯罪事实仅指发现有某种危害社会且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发生。至于犯罪的整个过程、具体情节以及犯罪人的身份等,在立案时并不要求全部弄清楚,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立案后的侦查或审理活动来解决。

其次,需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来证明犯罪事实确实发生。这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或预备犯罪。

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指依法应当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且应当立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虽然存在犯罪事实,但已经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犯罪、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犯罪、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但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犯罪、犯罪嫌疑人已经死亡的犯罪以及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都不应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是否需要出示证件
  2. 撤销案件的法律适用包括哪些
  3. 什么是刑事控告书?刑事控告书怎么写?
  4. 刑事拘留的法律程序
  5. 怎么获得更多刑事赔偿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强奸案检察院不起诉的条件
  2. 投递叛变罪和间谍罪的区别
  3. 民警玩忽职守谁来管
  4. 2000元是受贿吗
  5. 员工贪污公款开除有补偿吗
  6. 把别人的电动车挪到看不到的地方算盗窃吗
  7. 军人网络赌博会加重处罚吗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流程
  4. 刑事诉讼审查起诉的程序
  5. 刑事诉讼中应当如何委托辩护人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