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野生动物是否犯法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6-29
野生动物是在野外环境下生长的,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大,野生动物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随着今年春节疫情的爆发,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让更多人看到,你知道贩卖野生动物是不是犯法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贩卖野生动物的法律责任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贩卖珍稀野生动物构成刑事犯罪。然而,贩卖非珍稀野生动物不一定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将受到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将受到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将受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此外,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
野生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性质
野生动物的范围和生存状态
具体而言,引起野生动物致害责任的野生动物范围包括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和省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根据其生存状态,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1. 生活在动物园中的野生动物;2. 马戏团或其他驯养繁殖场所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3. 被某人饲养后放生或逃逸并完全回归自然状态的野生动物;4. 生活在自然保护区中的野生动物。根据野生动物是否有特定的占有人或管理人,其致害责任性质可分为侵权责任和国家补偿责任。下面将对这两种责任进行详细论述。
侵权责任的法律依据
侵权责任是指侵权行为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时,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当野生动物由特定人占有和管理时,可以参考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处理方法。这种情况主要包括生活在动物园中的野生动物,以及马戏团、其他驯养繁殖场或个人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致人损害的情况。当这类野生动物致人损害时,野生动物的占有人和管理人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合同义务或法定民事义务后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民事责任具有以下特征:1. 以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为前提;2. 以加害人补偿受害人损害为主要目的;3. 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协商。由于野生动物已经被人类所控制,其所有人或管理人应尽到看护照顾的义务,否则将承担不利后果。因此,可以适用我国《民法通则》关于饲养动物致害责任的规定,由野生动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来归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