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致死怎么判
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5-01-02
近年来关于网络暴伤人的事件越来越多,前几日就有一日本名人因网络暴力不堪自杀的悲剧出现,去年韩国也有两女星因网络暴力而自杀。随着网络暴力致死问题越来越多之后,网络暴力致死怎么判?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有关介绍,您可以看一看。
网络暴力致死的法律判决方式
缺乏相关刑事立法
目前,尚未有关于网络暴力的相关刑事立法,这导致了网络暴力致死的受害者家属无法要求施暴者承担刑事责任。
刑事处理方式
受害人家属可以携带受到网络暴力伤害的证据,向公安部门报案,并按照诽谤罪进行处理。受害者也可以携带证据向法院起诉网络暴力的施暴者,要求获得民事赔偿。
司法解释规定
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关于办理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利用信息网络对他人进行诽谤的行为,如果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应当被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这种行为,且主观上故意,客观上造成实际损害,情节恶劣,也可被定罪处罚。
诽谤罪的定义和情节严重的界定
根据《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情节严重主要包括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以及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等情况。
网络暴力的定义
缺乏统一界定
目前,学术界尚未对网络暴力有统一的界定。一种观点认为,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展现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另一种观点认为,网络暴力是指在狂热、非理性的情绪支配下,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发表的言论。这些言论超越了正常的理性范围,也超越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不仅在虚拟空间上对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和批判,而且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网络暴力往往是匿名的、群体性的攻击行为,虽然攻击者的身份是虚拟的,但对当事人造成的伤害是真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