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7-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对于侵犯厂名厂址的行为,有以下处罚方式:
对于侵犯厂名厂址的经营者,监督检查部门有权对其违法所得进行没收。
对于违法经营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经营者,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
对于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经营者,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于情节严重的侵犯厂名厂址行为,监督检查部门有权吊销其营业执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侵犯厂名厂址行为有以下相关规定: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一) 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二) 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
对于违反混淆行为规定的经营者,监督检查部门有权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其违法商品进行没收。
对于违法经营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经营者,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
对于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经营者,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于情节严重的侵犯厂名厂址行为,监督检查部门有权吊销其营业执照。
对于经营者登记的企业名称违反混淆行为规定的,应当及时办理名称变更登记。
在名称变更前,原企业登记机关可以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代替其名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对于侵犯厂名厂址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经营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于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赔偿数额应当按照实际损失进行确定。
如果实际损失难以计算,赔偿数额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进行确定。
对于恶意实施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经营者,情节严重的,赔偿数额可以确定为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经营者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对于违反混淆行为规定和其他相关规定的经营者,如果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和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人民法院可以判决给予权利人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