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比例高达40%是否合法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法律条文法律知识

裁员比例高达40%是否合法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9-22

 
173721
近日一间主打自由行的旅游电商平台被曝光现在实施裁员,而裁员的比例高达40%,这一消失引发网络的广泛关注,毕竟临近年关了,裁员的消失多少会触及劳动者的神经,那么裁员比例高达40%是不是合法?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裁员比例高达40%是否合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裁员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但对裁员比例并没有明确规定。根据法律,只要符合条件,裁员比例高达40%是合法的。然而,在进行裁员之前,用人单位需要听取职工的意见,并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以下情形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需要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将裁减人员方案报告给劳动行政部门,才可以进行裁减人员:

(一) 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

(二) 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

(三)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在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要裁减人员;

(四)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在裁减人员时,应优先留用以下人员:

(一) 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

(二) 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

(三) 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人员。

用人单位根据上述规定裁减人员后,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时,应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经济性裁员的基本程序

进行经济性裁员时,需要按照以下基本程序进行:

(1) 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在裁减人员时,既不能归咎于职工的过错,也不能归咎于职工本身的原因。由于裁员总会在某种程度上给职工带来生活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裁员前,应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

(2) 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包括被裁减人员名单、裁减时间及实施步骤,以及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集体合同约定的被裁减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裁减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且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以及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人员。此外,还需要遵守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

(3) 征求工会或全体职工对裁减人员方案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 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意见。

(5) 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并按照相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

延伸阅读
  1. 拖欠工资老板消失怎么办
  2. 行政复议的第三人怎么确定
  3. 推迟发年终奖合法吗
  4. 证据收集方法
  5. 行政处罚决定书不符合法定送达方式怎么处理

劳动法规热门知识

  1. 高速公路收费员哺乳期要夜班合法吗
  2. 员工工作三天辞退有工资吗
  3. 公司违规查出乙肝如何赔偿
  4. 午休算是工作时间吗
  5. 履行劳动法私企能例外吗
  6. 出席劳动模范大会公司正常发放工资吗
  7. 因老板原因耽误项目扣员工奖金合法吗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反向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3. 不得作为商标的标志
  4. 伪造商标标识的侵权纠纷
  5. 售假货注册商标的侵权纠纷
  6. 仿冒注册商标纠纷
  7.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规章制度合同下载

  1. 有限合伙企业章程范本
  2. 贵阳市劳动合同范本
  3. 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章程范本
  4. 银行实习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