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12-28
劳动能力鉴定在以下几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 提供公平的结论:劳动能力鉴定是在政府提供的统一平台上得出的第三方公平结论,为劳动者退休、退职提供科学依据。
2. 确定工作岗位和恢复工作:劳动能力鉴定的正确结论是决定因工受伤劳动者工作岗位和恢复工作的科学依据。
3. 保障权益:劳动能力鉴定确定职工因工致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为受伤职工享受物质帮助和劳动就业的基本权利提供依据。
4. 确定工伤或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为职工是否能认定为工伤或职业病提供政策和标准依据,保护受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国家标准,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如下: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的规则起草,代替了GB/T16180—2006《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本标准主要技术变化包括将分级原则写入相应等级标准头条、明确护理依赖的分级、删除心理障碍的描述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由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起草。
本标准适用于对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进行鉴定。
本标准引用了一些规范性文件,包括声学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听力计、声学纯音气导听阈测定保护听力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等。
本标准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医疗依赖、生活自理障碍等。
4.1 判断依据
4.1.1 综合判定:根据工伤致残者的器官损伤、功能障碍以及医疗和日常生活护理的依赖程度,综合考虑社会心理因素,对伤残程度进行综合判定。
4.1.2 器官损伤:工伤后的器官损伤是直接后果,职业病不一定有器官缺损。
4.1.3 功能障碍:工伤后的功能障碍程度与器官缺损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关。评定功能障碍应以医疗检查结果为依据。
4.1.4 医疗依赖:根据特殊医疗依赖和一般医疗依赖的程度进行分级。
4.1.5 生活自理障碍:根据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和自主行动的能力,进行生活自理障碍的判定。
4.2 晋级原则:对于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或一个以上器官不同部位同时受损的情况,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如果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为准。
4.3 对原有伤残及合并症的处理:在劳动能力鉴定过程中,对于原有伤残或合并症,应根据实际致残结局进行评定。
4.4 门类划分:根据临床医学分科和学科间的关联原则,将残情判定划分为五个门类。
4.5 条目划分:根据五个门类和伤残的类别和程度,划分出530个伤残条目。
4.6 等级划分:根据条目划分原则和工伤致残程度,将残情级别分为一至十级。
根据不同的伤残程度,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为一至十级。
5.2.1 定级原则
当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持续低于10mL/min,或者血浆肌酐水平持续高于707μmol/L(8mg/dL)时,视为严重器官缺损或畸形,存在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特殊医疗依赖,或大部分或部分生活自理障碍。
5.2.2 二级条款系列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被定为工伤二级:
1) 重度智能损伤。
2) 三肢瘫肌力达到3级。
3) 偏瘫肌力不高于2级。
4) 截瘫肌力不高于2级。
5) 双手全肌瘫肌力不高于2级。
6) 完全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
7) 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不低于80%,并伴有四肢大关节中至少3个活动功能受限。
8) 全面部瘢痕痕或植皮伴有重度毁容。
9) 双侧前臂缺失或双手功能完全丧失。
10) 双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
11) 双膝以上缺失。
12) 双膝、双踝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13) 同侧上、下肢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
14) 四肢大关节(肩、髋、膝、肘)中至少4个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15) 一眼有或无光感,另一眼矫正视力不高于0.02,或视野不大于8%(或半径不大于5°)。
16) 无吞咽功能,完全依赖胃管进食。
17) 双侧上颌骨或双侧下颌骨完全缺损。
18) 一侧上颌骨及对侧下颌骨完全缺损,并伴有颜面软组织损伤超过30cm2。
19) 一侧全肺切除并胸廓成形术,呼吸困难达到Ⅲ级。
20) 心功能不全达到三级。
21) 食管闭锁或损伤后无法行食管重建术,依赖胃造痰或空肠造瘘进食。
22) 小肠切除3/4,合并短肠综合症。
23) 肝切除3/4,并伴有肝功能重度损害。
24) 肝外伤后发生门脉高压三联症或Budd-chiari综合征。
25) 胆道损伤导致肝功能重度损害。
26) 胰次全切除,胰腺移植术后。
27) 孤肾部分切除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28) 肺功能重度损伤及(或)重度低氧血症。
29) 尘肺叁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及(或)中度低氧血症。
30) 尘肺贰期伴肺功能重度损伤及(或)重度低氧血症[Po2低于5.3kPa(40mmHg)]。
31) 尘肺叁期伴活动性肺结核。
32) 职业性肺癌或胸膜间皮瘤。
33) 职业性急性白血病。
34)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35) 慢性重度中毒性肝病。
36) 肝血管肉瘤。
37) 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25mL/min或血浆肌酐水平持续高于450μmol/L(5mg/dL)。
38) 职业性膀胱癌。
39) 放射性肿瘤。
5.3.1 定级原则
当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持续低于10mL/min,或者血浆肌酐水平持续高于707μmol/L(8mg/dL)时,视为严重器官缺损或畸形,存在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特殊医疗依赖,或部分生活自理障碍。
5.3.2 三级条款系列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被定为工伤三级:
1) 精神病性症状经过系统治疗1年后仍表现为危险或冲动行为。
2) 精神病性症状经过系统治疗1年后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3) 偏瘫肌力达到3级。
4) 截瘫肌力达到3级。
5) 双足全肌瘫肌力不高于2级。
6) 中度非肢体瘫运动障碍。
7) 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具有两项及两项以上。
8) 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不低于70%,并伴有四肢大关节中至少2个活动功能受限。
9) 面部瘢痕或植皮占据2/3以上并有中度毁容。
10) 一手缺失,另一手拇指缺失。
11) 双手拇、食指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
12) 一手功能完全丧失,另一手拇指功能丧失。
13) 双髋、双膝关节中,有一个关节缺失或无功能及另一关节重度功能障碍。
14) 双膝以下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
15) 一侧髋、膝关节畸形,功能完全丧失。
16) 非同侧腕上、踝上缺失。
17) 非同侧上、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
18) 一眼有或无光感,另一眼矫正视力不高于0.05或视野不大于16%(半径不大于10°)。
19) 双眼矫正视力不高于0.05或视野不大于16%(半径不大于10°)。
20) 一侧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另一眼矫正视力不高于0.1或视野不大于24%(或半径不大于15°)。
21) 呼吸完全依赖气管套管或造口。
22) 喉或气管损伤导致静止状态下或仅轻微活动即有呼吸困难。
23) 同侧上、下颌骨完全缺损。
24) 一侧上颌骨或下颌骨完全缺损,伴有颜面部软组织损伤超过30cm2。
25) 舌缺损超过全舌的2/3。
26) 一侧全肺切除并胸廓成形术。
27) 一侧胸廓成形术,肋骨切除6根以上。
28) 一侧全肺切除并隆凸切除成形术。
29) 一侧全肺切除并大血管重建术。
30)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31) 肝切除2/3,并肝功能中度损害。
32) 胰次全切除,胰岛素依赖。
33) 一侧肾切除,对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34) 双侧输尿管狭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35) 永久性输尿管腹壁造瘘。
36) 膀胱全切除。
37) 尘肺叁期。
38) 尘肺贰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及(或)中度低氧血症。
39) 尘肺贰期合并活动性肺结核。
40) 放射性肺炎后两叶肺纤维化,伴肺功能中度损伤及(或)中度低氧血症。
41) 粒细胞缺乏症。
42) 再生障碍性贫血。
43) 职业性慢性白血病。
44) 中毒性血液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45) 中毒性血液病,严重出血或血小板含量不高于2×1010/L。
46) 砷性皮肤癌。
47) 放射性皮肤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