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9 更新时间:2024-05-03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对于受害人的死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来确定赔偿数额:
1. 对于死亡者本人,赔偿数额为受诉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费的10倍,不考虑受害人的年龄。
2. 对于死者的近亲属,赔偿数额为受诉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费的20倍。根据受害人的年龄,赔偿数额会有所减少。对于不满16周岁的受害人,每减少1岁,赔偿数额减少1倍,但最低不少于5倍。对于60周岁以上的受害人,每增加1岁,赔偿数额减少1倍,但最低不少于5倍。
对于受害人的致残疾,需要以下步骤来确定赔偿数额上限:
1. 首先,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费的20倍,从伤残之日起计算残疾赔偿金,不考虑受害人的年龄。
2. 然后,通过司法鉴定确定受害人的伤残等级或丧失劳动能力等级(按十个等级计算)。
3. 最后,在上述计算所得赔偿上限范围内,确定受害人可能获得的精神损害赔偿抚慰金基本档次。
对于未达残疾程度的受害人,可以通过司法鉴定评定轻伤、重伤标准来划分等级:
1. 轻伤者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为受诉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费。
2. 重伤者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根据伤势程度确定为受诉法院所在地年人平均生活费的35倍。
3. 毁容或胎儿流产者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根据伤势程度确定为受诉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费的10倍,对于60周岁以上的受害人可以适当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未达残疾程度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一般不能超过残疾赔偿金。对于一般情节轻微的受害人,可以判令加害人赔礼道歉或定期看望。
上述赔偿金的计算并未考虑双方责任分担、受害人身份及社会地位等因素,这些因素在最终确定赔偿数额时应予以综合考虑。
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支付方式,一般有两种选择:
1. 一次全部给付。
2. 每年给付相当金额,也称为年金制。
由于年金制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加害人失踪、丧失收入来源或死亡而无遗产等,因此,一次全部给付较为合理。此外,一次性支付还有利于赔偿金的可让与性和可继承性。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如赔偿数额巨大且加害人经济状况较差时,可以适当延长付款期限,分为二次或三次支付。如果受害人同意每年支付相当数额的,法官也可判决采用年金制。为了确保受害人的赔偿权利能够得到保障,可以要求多次支付赔偿的责任人提供财产担保或由具有良好信誉的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提供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