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3-11-04
在处理交通事故案件中,许多当事人对于伤残评定的时间把握不准确,导致一些伤残鉴定结论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伤残赔偿金是根据现有医疗手段和医疗水平治疗后,对交通事故受害人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所遭受的伤害进行赔偿的一项法定赔偿项目。
对于交通事故导致的残疾,应在治疗终结后,由具备资质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一般来说,应在治疗终结后、出院时进行鉴定。如果有内固定物的情况,必须等待内固定物取出并恢复后才能进行伤残鉴定。
如果在治疗终结前进行鉴定,此时治疗尚未终结,无法判断受害人在治疗终结后是否会有残疾影响,是否能完全康复。根据此时受害人的伤情做出的评价是不客观的,无法反映和体现治疗终结后的实际情况。
伤残鉴定机构可以由律师事务所委托、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派或委托,也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委托。但在委托之前,一定要了解所选择的鉴定机构是否具备相应的鉴定资质,否则其鉴定结论可能会因此而得不到法院的采纳。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因交通事故导致残疾的,应在治疗终结后,由具备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因此,伤残鉴定应该在治疗终结后进行,通常是出院后三个月。但如果伤情已经稳定,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建议提前向具备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对于有固定物(如骨折治疗中安装的钢钉)的情况,必须取出固定物后才能进行伤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