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1-28
根据法律规定,提存债务应在原债权到期日进行清偿。一旦提存完成,提存标的物的所有权将转移给提存受领人,其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和享有孳息。
如果提存受领人是被执行人本人,那么提存标的物应视为被执行人的财产。如果被执行人拒绝领取提存标的物以逃避执行,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公证机构下达《协助执行通知书》,并制作相应的裁定书,强制执行提存标的物。同时,执行也可以涉及提存标的物的孳息,但需要扣除提存费用。
如果提交提存标的物的公证申请人是被执行人,一般情况下,提存标的物不应被强制执行。然而,在提存人有取回提存标的物资格的前提下,如果被执行人拒绝取回提存标的物以逃避执行,法院也可以对该标的物进行强制执行。这种情况被称为《提存公证规则》第26条特例情形:“提存人可以凭借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提存的债务已经清偿的公证证明来取回提存物。如果提存受领人以书面形式放弃提存受领权,提存人可以取回提存物。”在这种情况下,提存人取回提存物后,视为未进行提存。
债务人应向清偿地的提存机关提交提存申请。该申请应包括提存的原因、标的物及其种类、数量,以及标的物受领人的姓名、地址或无法确定受领人的理由等基本内容。此外,债务人还应提交相关债务证据,以证明提存申请中所述的提存物确实是其所负债务的标的物,并提供相关债权人迟延或无法清偿的证据。提存机关应对债务人提交的提存申请和相关证据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应该予以提存。
如果债务人的提存请求经审查符合提存条件,债务人应向提存机关或指定的保管人提交提存标的物,提存机关应接受并妥善保管。
提存机关在收到提存申请和提存物后,应向债务人颁发提存证书。提存证书与清偿受领证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在提存时,债务人应附带提存通知书。提存完成后,应将提存通知书送达债权人。关于通知义务由谁承担的问题,在不同的立法中有不同的规定。我国《合同法》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做法,规定债务人承担提存通知的义务。根据该法第102条的规定:“在标的物提存后,除非债权人下落不明,债务人应及时通知债权人或其继承人、监护人。”这样的规定合理之处在于:
当然,《合同法》规定的债务人通知义务仅限于债权人下落不明的情况,对于债权人下落不明时如何通知以及由谁通知,《合同法》没有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