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2-25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新的《民法典》,婚姻家庭关系的相关规定发生了变化。新的《民法典》对婚姻家庭产生的民事关系进行了调整,并确立了一系列的一般规定。
根据新的《民法典》第五编 婚姻家庭的规定,婚姻应当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制度。同时,法律还明确了保护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则。
新的《民法典》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同时也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此外,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以及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也被明确禁止。
根据新的法律,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之间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之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根据新的《民法典》第二章的规定,结婚应当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的,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或者任何组织、个人加以干涉。此外,结婚年龄也有明确规定,男方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方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法律还规定了禁止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的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根据新的法律,婚姻无效的情况包括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以及未到法定婚龄。如果婚姻是因胁迫而结成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根据新的《民法典》第三章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地位平等,双方都有各自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另一方加以限制或者干涉。
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并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夫妻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双方都具有效力,但是对抗善意相对人的限制无效。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包括婚前财产、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和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以及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等。
离婚后,夫妻的共同财产应当由双方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如果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由双方协商清偿或者由人民法院判决。
根据新的《民法典》第四章的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订立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应当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后,予以登记并发给离婚证。
如果一方不愿意离婚,可以在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如果双方在规定期间内没有申请发给离婚证,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如果一方要求离婚,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效,可以准予离婚。调解无效的情形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以及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离婚生效后,男女双方可以重新恢复婚姻关系,需要到婚姻登记机关重新进行结婚登记。
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并不消除。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的抚养问题应当协商一致,如果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和共同债务应当由双方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判决。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如果离婚是由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以及其他重大过错导致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