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欺骗赠与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遗赠法律知识

受欺骗赠与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11-11

 
16569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财产赠与受赠人时签订的合同,而有些赠与合同是在受赠人欺骗的情况下签订的,那么受欺骗赠与合同可不可以撤销?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受欺骗赠与合同的撤销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如果赠与人在受赠人欺骗的情况下签订赠与合同,该赠与合同是无效的,赠与人有权撤销合同。

可撤销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以下合同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1.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如果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如果当事人请求变更,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合同。

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赠与合同的撤销限制

对于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应当加以限制,以维护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以及社会道德。以下是对赠与的撤销限制的主要方面:

1. 已转移财产权利的限制

如果赠与的财产已经部分交付并转移了其权利,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赠与。任意撤销赠与仅限于未交付且未转移权利的部分,以保持赠与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稳定。

2. 经公证证明的限制

赠与合同经过公证证明后,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公证部门的公证表明当事人的赠与意愿已经经过慎重考虑,因此赠与合同经过公证证明后,赠与人不能随意撤销。

3. 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限制

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无论以何种形式订立,无论是否经过公证,也不论赠与的财产是否已转移其权利,赠与人都不得任意撤销。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主要指为救灾、扶贫、助学等目的或为资助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所进行的赠与。这类赠与的公益性质决定了赠与人不得随意撤销。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中,当事人之间存在道德因素,如果允许赠与人任意撤销,则与道德原则不符。因此,这类赠与也不得由赠与人任意撤销。
延伸阅读
  1. 赠与的目的性和法律规定
  2. 上诉人信息
  3. 艺人合同的无效申请
  4. 学生遭受套路贷反被仲裁应采取的法律措施
  5.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

继承法热门知识

  1. 婚前房子二婚有继承权吗
  2. 父母离婚了孩子能继承财产吗
  3. 离婚后财产如何继承给子女
  4. 不离婚怎么起诉财产继承问题
  5. 婚后继承房产离婚怎么分财产
  6. 离婚后财产如何继承的
  7. 什么属于离婚后财产继承的
继承法知识导航

继承纠纷解决方案

  1. 赠与合同的撤销权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欺诈性合同效力待定
  4. 胁迫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5. 因胁迫订立的合同
  6. 显失公平的合同可变更可撤销
  7.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遗嘱合同下载

  1. 文化演艺合同范本
  2. 撤销合同起诉状范本
  3. 公司与经销商合同模板
  4. 反担保抵押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