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欺骗赠与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遗赠法律知识

受欺骗赠与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4-11-11

 
16569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财产赠与受赠人时签订的合同,而有些赠与合同是在受赠人欺骗的情况下签订的,那么受欺骗赠与合同可不可以撤销?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受欺骗赠与合同的撤销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如果赠与人在受赠人欺骗的情况下签订赠与合同,该赠与合同是无效的,赠与人有权撤销合同。

可撤销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以下合同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1.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如果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如果当事人请求变更,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合同。

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赠与合同的撤销限制

对于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应当加以限制,以维护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以及社会道德。以下是对赠与的撤销限制的主要方面:

1. 已转移财产权利的限制

如果赠与的财产已经部分交付并转移了其权利,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赠与。任意撤销赠与仅限于未交付且未转移权利的部分,以保持赠与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稳定。

2. 经公证证明的限制

赠与合同经过公证证明后,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公证部门的公证表明当事人的赠与意愿已经经过慎重考虑,因此赠与合同经过公证证明后,赠与人不能随意撤销。

3. 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限制

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无论以何种形式订立,无论是否经过公证,也不论赠与的财产是否已转移其权利,赠与人都不得任意撤销。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主要指为救灾、扶贫、助学等目的或为资助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所进行的赠与。这类赠与的公益性质决定了赠与人不得随意撤销。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中,当事人之间存在道德因素,如果允许赠与人任意撤销,则与道德原则不符。因此,这类赠与也不得由赠与人任意撤销。
延伸阅读
  1. 保证金的法律性质
  2. 合同签订后结果被骗了该怎么办
  3. 逃避债务的法律后果及相关案例分析
  4. 签订不平等合同后的处理方法
  5. 何时可以行使合同撤销权

继承法热门知识

  1. 去世二十年的儿女是否享有继承权
  2. 汽车牌照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问题
  3. 代位继承的条件
  4. 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5. 继子女的代位继承权:条件与适用范围
  6. 妻子继承遗产是否继承非夫妻共同债务
  7. 公民口头遗嘱的法律效力
继承法知识导航

继承纠纷解决方案

  1. 赠与合同的撤销权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欺诈性合同效力待定
  4. 胁迫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5. 因胁迫订立的合同
  6. 显失公平的合同可变更可撤销
  7.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遗嘱合同下载

  1. 文化演艺合同范本
  2. 撤销合同起诉状范本
  3. 公司与经销商合同模板
  4. 反担保抵押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