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多久拥有遗产继承权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法定继承法律知识

婚后多久拥有遗产继承权

点击数:42 更新时间:2024-03-10

 
165201
我们都知道,如果夫妻一方去世的话,那么另一方是可以作为死者的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其遗产的。那么,婚后多久可以拥有遗产继承权?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婚后的遗产继承权有效期限

一、夫妻的继承权

根据《婚姻法》第17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生产、经营收益属于夫妻共同所有。根据该规定,以下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

1. 工资和奖金:工资是指按期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奖金是用人单位为鼓励和表扬劳动者而给予的报酬。

2. 生产、经营的收益: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个体经营、租赁或承包经营所得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3. 知识产权的收益:夫妻共同享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的收益。

4. 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夫妻双方或一方在婚姻期间继承或接受遗赠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5. 其他应当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

然而,如果被继承人在遗嘱中明确指明某项遗产只归夫或妻一方所有,或者赠与人在赠与合同中确定某项财产只赠给夫或妻一方,这种情况下,法律应当尊重被继承人和赠与人的意愿,夫妻一方继承的遗产和接受的赠与物不能作为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

二、夫妻的财产分割

根据最新的《民法典》规定,夫妻结婚多久可以进行财产分割的限制已被取消。无论夫妻结婚多长时间,都可以进行财产分割。原则上,如果夫妻双方没有过错,财产将均分。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和其他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包括婚前财产、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和补偿、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以及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最新资讯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完成结婚登记后,婚姻关系正式确立。

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延伸阅读
  1. 子女没赡养父母能分多少遗产
  2. 转继承的特征
  3. 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4. 继承权的行使条件
  5. 转继承的诉讼时效问题

继承法热门知识

  1. 房产继承与遗嘱
  2. 汽车牌照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问题
  3. 赠与的法律条件
  4. 代位继承的条件
  5. 继子女的代位继承权:条件与适用范围
  6. 妻子继承遗产是否继承非夫妻共同债务
  7. 公民口头遗嘱的法律效力
继承法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