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7-08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离婚财产的分割法规如下: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如果夫妻一方请求分割共同财产,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但是,以下情况除外,只要不损害债权人利益:
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在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如果赠与方在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撤销赠与,另一方请求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处理。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以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视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如果是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
如果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遗弃等严重损害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益行为,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别程序要求变更监护关系。变更后的监护人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夫妻的房产争议如下:
夫妻一方在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如果无法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如果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如果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损失,离婚时另一方请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离婚时另一方主张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对该房屋进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购买该房屋时的出资,可以作为债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