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2-30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归属并没有明确规定。因此,结婚后或结婚后几年并不会自动将一方的婚前财产变成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夫妻没有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进行约定,那么婚前购买的财产仍属于一方个人财产,而婚后购买的财产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工资指的是工资总额,根据国家财产局1990年第一号令《关于工资总额的组成规定》,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知识产权的收益指的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收益。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知识产权只是有价值评定但没有实际投入市场产生收益,则不属于可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
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指的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通过继承或赠与获得的财产。但是,如果赠与或遗赠的财产明确只属于夫妻一方,比如男方父亲在遗嘱中特别指明过世后所留财产只给男方一人所有,那么该部分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女方无权享受其中的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属如下:
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以下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最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除非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